前段时间,波兰方面以“俄白联合军演给波兰带来威胁”为由,关闭和白俄罗斯邻近的所有边境口岸,因此影响到了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面对这种状况,王毅外长受邀到访波兰,双方特意签署了一份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的协议。
然而,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在中方离开波兰后,波兰方面,随即宣布无限期维持口岸关闭。
(卢卡申科)
面对出尔反尔的波兰方面,我国外交部也对波兰方面喊话,称中欧班列符合中波两国共同利益,所以希望波方能回应中方关切,确保中欧班列能顺畅通行。
可以看出,中方在这件事情上的回应仍是非常体面的。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可不管那一套,日前在和中方高层会面时,直接怒斥波兰方面事情做得不地道。
卢卡申科表示,最近媒体有很多关于白俄罗斯与波兰关系以及波兰边境口岸关闭导致中方受到影响的报道,对此我非常理解,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绝非出于经济考量,而是波兰方面的一种针对中国采取的不友好政治举措,或许波兰方面认为,只要针对中国就可以在国际社会上提升其自身的形象。
卢卡申科还当即承诺称,白俄罗斯的对华立场是始终不会发生变化的,只要中国需要,可以永远指望白俄罗斯,并且中国也应该清楚,在欧洲的中心,中国有最可靠和最友好的朋友。甚至卢卡申科还表示,可以向中方分享波兰关闭边境的相关数据。
对于当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卢卡申科也非常有信心,其表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应对这个问题完全是轻而易举的。
其实卢卡申科所说确实没错,波兰方面的这一动作,背后暗含了一系列的复杂算计。
波兰选择在俄白“西方-2025”军演期间关闭口岸,表面是应对安全威胁,实则精准打击了中国物流网络。
(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波兰长期扮演关键枢纽角色,每年经其马拉舍维奇口岸通行的货运量占中欧班列总量的90%。在未提前协商的情况下,波兰突然关闭口岸,直接导致300余列班列滞留、1.23万个集装箱积压。此外,中国对欧出口中,精密仪器、锂电池等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高度依赖中欧班列,而波兰封锁的恰是连接白俄罗斯的唯一陆路通道。此举迫使中国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海运或空运,这将直接削弱中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波兰而言,其近年来在欧盟内部扮演的,就是“对华强硬派”的角色,其行为与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形成了呼应。今年6月其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时,就曾宣称“即便与美贸易谈判破裂也不加强对华合作”。此次关闭口岸,也正值特朗普政府施压欧洲对中印加征关税之际,波兰此举也是要向美方递上投名状,从而换取美国对波罗的海的支持。
此外,波兰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其关闭口岸的时间点恰逢俄乌谈判关键期。波兰希望中国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推动俄方接受更有利于乌克兰的停火条件。然而,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拒绝选边站队,波兰的这一诉求显然不切实际。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通过这样的方式,波兰方面其实根本没办法捆住中方的手脚,正如卢卡申科所言,中方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日前,我国就宣布,中欧北极快航已经开通,首艘货轮已经在舟山港完成装载工作,即将前往欧洲,这标志着全世界第一条北极航线正式开通了。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航线以及中欧班列,这条新航线单程运输时间更短,只有18天,且避开了敏感地带,所经区域政治经济形态都相对稳定,成本上也比中欧班列降了30%。
(北极快航航线)
对中国而言,其意义也远不止一条新航线。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独立于陆上边境口岸的替代方案,还直接规避了被他国卡中国脖子的风险。未来若任何一条通道被阻塞,货物都已迅速转向北极航线,保障了中欧贸易大动脉的持续通畅,这本身就是对围堵最直接的突破。
需要强调的是,开发北极航道也不是中方临时想出来的“应急方案”,而是早就规划好的长期战略。早在2018年,我国就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建“冰上丝绸之路”。这次北极快航首航,就是把当年的战略蓝图变成了现实,也证明中方有能力把长远规划一步步落地。
过去中欧班列可是波兰的摇钱树。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靠中转中欧班列的货物赚了不少钱,当地的物流、仓储、甚至餐馆、酒店,都靠这条线路带来的人流、货流吃饭。现在北极快航开通了,企业肯定要算算账:同样的货,走北极又快又便宜,还安全,为啥还要冒风险走陆路?要是波兰那边的陆路口岸一直不稳定,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货主把货源转到北极航线,时间一长,波兰在欧亚物流里的“关键地位”就保不住了,最后只能自己承担经济损失。
总之,这条航道对中国而言既是贸易安全的定心丸,更是中方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杜德配资-线上配资网-股票短线平台-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