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吹 “技术大捷”?这次连自家退役将领都看不下去了
最近印度媒体又开始热闹起来,说什么在今年 5 月的空战里,他们成功截获了巴基斯坦歼 - 10CE 和枭龙战斗机的电磁情报。这话一出,印度军方立马跟进,说这些数据能大大增强国防能力,还要跟盟友分享。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对劲,就像考试没考好的学生,回家跟家长吹嘘自己其实掌握了考题一样。
先说说印度嘴里的 “电磁情报” 到底是啥。懂行的都知道,战斗机的电磁信息主要分三类:雷达反射截面积、火控雷达参数和数据链信号。雷达反射截面积这东西,对隐身战机才是核心机密,可歼 - 10CE 和枭龙本来就不是隐身战机,这数据压根没啥好保密的。火控雷达参数确实重要,比如工作频率、脉冲宽度这些,要是被敌人掌握了,可能会被针对性干扰。但问题是,谁家打仗会随便把实战频率亮出来?平时训练都用专门的频率,真到了战场上,能不开雷达就不开,实在要开也是猝发脉冲,打一下就赶紧关掉,哪那么容易被截获?
再说说数据链,这可是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战斗机跟预警机、地面指挥系统之间全靠它传递信息。现在的战术数据链都用多重加密,密钥还会动态更新,想截获解读难如登天。印度说自己截获了这些信息,就好比说自己在大街上听了别人两句悄悄话,就宣称掌握了人家的商业机密,这不是开玩笑吗?
看看 5 月那场空战的实际情况就更清楚了。当时巴基斯坦空军用的是预警机引导战术,歼 - 10CE 采取低空突防,到了位置就发射导弹,打完就赶紧返航。这种情况下,战机在进入打击区前根本不会大规模开雷达,导弹发射初期都靠预警机中继制导,快到目标了才用猝发雷达脉冲锁定。这么短的时间,这么跳频加密的信号,印度雷达能捕捉到点碎片就不错了,还想提取有效数据?
更有意思的是枭龙战机,人家全程保持电磁静默,连主动雷达都没开,印度连枭龙有没有发射导弹都确认不了,又谈何截获电磁信号?反倒是印度自己的阵风战机,电子战系统全程没反应。按理说如果被锁定,告警接收机肯定会记录信号,可阵风战机啥动静没有,这不正说明它根本没捕捉到有价值的雷达信号吗?
印度特别强调自己截获了数据链信号,尤其是巴基斯坦用的 Link-17 系统。可这款数据链是巴基斯坦自主研发的,用了动态密钥和跳频技术,能挡住绝大多数电子攻击。就算印度真的截获了点信号波形,也读不懂里面的战术数据,更别说搞清楚战机之间怎么配合的了。战场上的电磁信号环境本来就复杂,就算偶尔收到点信号,也都是碎片化的,没有完整的链路和时间匹配,根本没法建立有效的战术模型。
唯一可能被捕捉到一点信息的,是霹雳 - 15E 导弹的部分雷达导引波形。但这款导弹用的抗干扰跳频算法是可以升级的,就算某次发射被捕捉到波形,很快就能用新算法替换掉。而且中国出口的武器都有定制化能力,每一批次的电子战频段和通信协议可能都不一样,这次截获的数据,下次再遇到新批次战机就没用了,这就像用旧钥匙想开新锁,纯属白费力气。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这波操作更像是公关表演。毕竟承认被单价几千万美元的歼 - 10CE 击落了总价几十亿美元的阵风机队,对印度 “万国牌” 武器的神话打击太大了。之前印度媒体就说被击落的不是战机,是抛射式诱饵,现在又说截获了电磁情报,这剧情变来变去,倒像是在拍连续剧。
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的先进武器残骸反倒完整落到了巴基斯坦手里。布拉莫斯导弹、风暴阴影导弹、哈洛普无人机,这些印度吹嘘的 “杀手锏”,打出去之后残骸全成了别人的战利品。中国技术团队受邀帮忙分析,几天时间就把这些武器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而印度呢,半年前就说缴获了霹雳 - 15E 的残骸,到现在也没研究出啥名堂。
这差距在哪?看看双方的工业体系就知道了。印度的武器大多是进口拼装的,布拉莫斯用俄制发动机,风暴阴影有法式导引头,哈洛普装以色列芯片,零件来自四面八方,保密机制漏洞百出。中国则有完整的自主产业链,从芯片到雷达,全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研究起别人的武器来自然得心应手。就像搭积木,自己能设计积木的人,看一眼别人的作品就知道怎么回事;而只会买现成积木拼装的人,拆开别人的作品也搞不懂原理。
现在巴基斯坦已经根据这些拆解数据,在边境部署了针对性的电子干扰设备。以前让印度引以为傲的布拉莫斯导弹,现在在雷达上就像慢慢移动的靶标,红旗 - 9B 防空系统拦截它的成功率高达 88%。这可把印度逼到了两难境地:继续用这些导弹吧,可能刚发射就被预判轨迹;不用吧,多年的投资就打了水漂。
国际军贸市场上,印度的信誉也受了影响。菲律宾等国本来买了布拉莫斯导弹,现在都开始评估这武器到底值不值。而中国这边,出口的歼 - 10CE 和霹雳 - 15E 本来就做了技术处理,核心算法和自用型号不一样,就算被研究也不影响解放军的装备优势。更何况中国的武器更新换代快,这边印度还在研究霹雳 - 15E,那边霹雳 - 17 已经快服役了,射程能到 400 公里,搭配新一代战机,真正实现 “发现就能摧毁”。
说起来印度在军事宣传上的可信度,早就被人扒穿过。2020 年欧盟有个报告就揭露,印度某些势力从 2005 年起就系统性制造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假新闻。这次吹嘘截获电磁情报,不过是故技重施。毕竟在 5 月的空战里,印度损失不小,不仅有阵风战机被击落,还有 S-400 防空系统操作员阵亡,这些都没法向国内交代。与其承认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武器不如别人,不如编个 “截获情报” 的故事,好歹能挽回点面子。
可军事对抗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嘴皮子功夫。现代空战早就不是单一武器的比拼,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较量。巴基斯坦用预警机指挥,战机协同作战,导弹精准打击,这才是赢的关键。印度的武器看着挺先进,阵风、苏 - 30、S-400 啥都有,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装备根本没法有效配合,数据链互不兼容,就像一群各说各话的人凑在一起打仗,怎么可能赢?
现在印度又宣布要建布拉莫斯导弹工厂,可连自家导弹的弱点都被别人摸透了,这工厂建起来又能怎么样?就像考试前不复习,光顾着买新文具,能考出好成绩吗?真正的国防实力不是靠买武器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吹牛皮吹出来的,得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协同作战的体系能力。
印度要是真把心思放在提升自身实力上,倒也值得肯定。可现在看来,他们更擅长的还是搞舆论战,编故事给自己找台阶下。从之前说被击落的是诱饵,到现在说截获了电磁情报,剧情一套接一套,比宝莱坞电影还精彩。只是战场上的胜负可不是靠编故事就能改变的,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实打实的技术和体系说话。
说到底,这场所谓的 “电磁情报截获” 风波,不过是印度在空战失利后的公关补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真正的赢家是谁,真正在技术上占优势的是谁。与其浪费时间吹嘘根本不存在的 “战果”,不如踏踏实实搞研发,建体系,不然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恐怕连编故事的底气都没有了。
杜德配资-线上配资网-股票短线平台-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