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陟东旭
1937年4月初,酒泉南山金佛寺附近的观山河谷中,一名穿着灰色军装的军人匆忙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喘息着,眼神紧张。就在此时,几十名西北的壮汉骑马赶来,手中挥舞着武器,迅速向他逼近。
这位军人紧紧握住手中的枪,心中无比清楚——敌人数量众多,而且周围还有马家军的驻扎。如果被发现,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一个——死。
他屏息凝神,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默默祈祷着对方千万不要发现自己。
“那有人!”其中一位汉子突然叫了出来,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他终于被发现了。
展开剩余85%这位军人正是红9军的军长孙玉清。
西路军在3月中旬遭遇了重创,尤其是在祁连山一带,几乎被完全击溃。在石窝会议后,孙玉清与王树声、朱良才、杜义德等西路军高层一同向东撤退,试图继续打游击。然而,所谓的“游击”更多的是无弹药、无物资的求生状态,他们的反击能力几乎为零。每当遇到敌人,他们只能尽力躲避,根本没有能力还手。
3月17日,右支队与马家军的激战在甘肃黄番寺一带爆发,敌人很快就将他们打散。孙玉清带领约十余人拼命突围,却很快又被分散开来。
突围途中,孙玉清感到心中一阵不安,他回头一看,却再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他苦笑着自嘲:自己这军长,竟成了“光杆司令”。
尽管有追兵紧追不舍,孙玉清没有时间去伤感,眼前是一个宽阔的河沟,两岸红柳丛生,绿意盎然,这成了他暂时的庇护所。正当他准备继续向前逃走时,一名骑马的大汉突然出现。这人是民团大队长菇大本,个头高大、眼神凶狠,狡猾而冷血。
“就在这里搜,我看到红军钻进了红麻柳!”菇大本命令道,话语中透露着一丝嘲讽,实际上他并未发现任何人,只是故意制造恐慌。
孙玉清以为自己已经被发现,于是小心翼翼地爬出了红麻柳丛,继续向西前进,迅速躲到一块巨石后。
这一切都被菇大本看在眼里,他悄声对传令兵菇其厚说道:“有人躲到大石头后面。”话音刚落,几十个汉子便纷纷扑向那块巨石。
菇其厚远远地大喊道:“我们看见你了,好汉,出来吧!”
孙玉清无奈地走了出来。团丁们迅速将他团团围住,王仁义、于如瑞、菇其厚和狄学贤走在前面,动作迅捷地将孙玉清的武器、皮包和大衣抢走。更令人心酸的是,他们在孙玉清身上搜出了一个指南针、一个黄色烟嘴、一支水笔和一个笔记本,还找到一小布袋,里面装着一些粗糙的炒面、盐巴和175元钞票。
这时,菇大本观察着眼前的红军,心中逐渐升起了疑惑,因为抓到高级军官的奖赏是相当丰厚的。他打量着孙玉清的样貌:中等个头,长脸圆润,面色红润,看起来气质非凡。
菇其厚忽然说道:“他是个大官。”
“你怎么知道?”菇大本有些不解。
“他穿着四个口袋的棉制服。”菇其厚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小子看错了吧?像他这种破旧的军装,怎么可能是官员?”菇大本半信半疑地反驳道。
果然,孙玉清的军装破烂不堪,补丁随处可见,裤子已经破到没一截,脚上绑着破布和毡片。团丁们无法判断他的身份——说他是士兵,却又有手枪;说他是官员,穿得如此狼狈。
孙玉清见状心中一动,知道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于是随机应变:“我叫陈泽功。”
“你是团长还是师长?”菇大本继续追问。
“我是通信员。”孙玉清轻描淡写地回答。
“那你怎么一个人?你们的长官呢?”菇大本又问。
“我们在山中遇到了马家军的手枪队,激战后被打散,长官失联了。”孙玉清一边编造故事,一边心生警惕。
“你枪里有那么多子弹,为什么没有开枪?你是不是怕死?”菇大本质疑道。
孙玉清回答道:“你们拿的长矛,我以为是老百姓,所以我们不伤害民众。”他故意隐瞒了心中的真实想法:“如果真是马家军,我一定毫不客气。”
审问过后,菇大本仍然无法确定孙玉清的身份,最终决定暂时押他去观山口的团部。孙玉清被强行骑上毛驴,几个团丁押着他向目的地进发。太阳渐渐落下,孙玉清被押送到黄家大院,那里是“肃州区保安团”第五团的大队驻地。
面对一队吸着大烟、悠闲自得的保安团成员,孙玉清一言不发。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继续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接下来的日子,孙玉清被囚禁了约一个月,生活极为艰苦,只能吃剩饭,也无法洗澡,身上逐渐长满了虱子。然而,在这段困苦的日子里,他从未丧失过斗志,常与团丁们聊天、讲故事,渐渐与他们建立了某种信任。
在民团炊事员段举先的帮助下,孙玉清时不时能得到一些额外的饭菜,而团丁马希轩也偷偷为他买水烟,帮助他度过艰难时光。
然而,厄运始终无法避免。1937年5月初,马家军旅部发布命令,将所有俘虏的红军送往酒泉城。孙玉清被押送到马家军第100师298旅部,在那里,他被参谋长韩得庆审问。韩得庆凭借孙玉清镇定的气质,一眼便看出他非同一般,但孙玉清坚持自己的身份是通信员。
经过一番盘问,孙玉清被带到马步康的办公室。然而,马步康对此并不关心,只是随便把他交给副官看管,继续做自己的事。
经过一番沉默的等待,孙玉清的身份最终在集中关押红军的火神庙中被揭穿。就在孙玉清进入关押区时,许多红军战士看到他后,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正当此时,一名小红军脱口而出:“军长,你怎么在这里?”这句惊呼让一切都暴露了。
副官立即带着孙玉清回到旅部,马步康也立刻开始审问。然而,孙玉清仍坚称自己是通信员。
就在这时,韩得庆开始与孙玉清拉家常,逐渐渗透了孙玉清的心防。最后,韩得庆坦言:“你还不到三十岁就当上了军长,真是英雄少年。”孙玉清此时心知已无所隐瞒,最终他坚定地表示:“我们革命,不怕死。”
马步康听后,拍着胸脯保证不会伤害他。然而,这一切也许并不是为了孙玉清的生命。
最终,孙玉清被送到西宁,途中他依然坚贞不屈。但不幸的是,他在西宁被秘密处决。面对屠刀,孙玉清毫不畏惧,依然保持着革命者的尊严。
1937年5月下旬,28岁的孙玉清在马家军的残忍屠刀下倒下。他虽死,英名永存。
孙玉清烈士的精神将
发布于:天津市杜德配资-线上配资网-股票短线平台-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