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塔财经通过北交所官网了解到,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特股份”)的上市申请材料已于6月30日被正式受理。这家位于广东的家居五金企业计划发行不超过1550.39万股,拟募集资金3.95亿元,民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瞭望塔财经获悉,7月25日,北交所对图特股份下发首轮问询函,24个问题直指公司核心痛点:实控人亲属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的特殊入股安排;预付账款异常激增与营业成本变动的背离;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的结构性失衡;以及劳务派遣激增与业绩增长的高度关联性。
1、三度折戟,IPO之路坎坷
图特股份的资本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23年6月,公司首次向深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却在一个月后遭遇证监会现场检查,成为当年被抽中的11家企业之一。尽管公司“扛”住了检查,但深交所对其业务规模及行业代表性的质疑始终如影随形。
2024年9月,在经历15个月的漫长等待后,图特股份及其保荐人民生证券最终选择撤回上市申请。背后的原因直指要害——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经营规模过小,难以符合主板“大盘蓝筹”的定位要求。
转机出现在北交所。在终止主板IPO仅三个月后,图特股份于2024年12月重启上市进程,并于2025年3月正式挂牌新三板。6月30日,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PO的募资规模已从最初主板的6.9亿元大幅缩减至3.95亿元,近乎腰斩。保荐机构民生证券作为老搭档,能否带领公司成功闯关北交所,仍是未知数。
2、财务数据暗藏异常信号
在最新招股书中,图特股份披露的业绩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95亿、8.26亿、9.09亿元,2024年增速骤降至10.07%(2023年为18.85%);更令人担忧的是净利润表现——2024年仅微增1.12%至1.31亿元,扣非净利润甚至下滑0.19%至1.30亿元。
毛利率的异常波动同样值得警惕。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71%、30.21%、29.63%,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尤其2024年,在行业平均毛利率企稳(29.31%)的背景下,图特股份却逆势下滑1.91个百分点,与行业趋势明显背离。
资金周转的警报已经拉响。2024年,公司预付账款同比激增161.3%,远超营业成本10.98%的增速。与此同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8.97%,与营收增长呈现明显背离。这种“纸面富贵”现象,折射出公司盈利质量的隐忧。
瞭望塔财经通过企业预警通发现企业已触发20项财务风险指标,其中包括销售费用增速(36.94%)三倍于营收增速(10.07%)、期间费用率持续攀升(从9.72%升至12.41%)等关键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达4.31%,首次超过研发费用占比(4.05%),这一结构性失衡对其“技术创新为动力”的定位提出质疑。
3、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迷局
图特股份的股权结构呈现典型的家族控制特征。何骁宇与陈解元作为实控人,合计持股高达81.30%。但隐藏在这一集中股权背后的治理问题,在问询函中被层层剥开。
员工持股平台佛山集恒与佛山胜亨合计持股7.457%,其安排引发监管关注。调查发现,佛山集恒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唐秋香为陈解元的外甥女,任公司计划与物流中心总监;佛山胜亨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吕丽文为何骁宇的外甥女,任公司商务部经理。
耐人寻味的是,实控人亲属入股时未设置任何限售条款,而普通员工却需遵守上市限售约束。这种差异化对待,暴露出公司治理的灰色地带。
更深的隐患在于客户入股后的交易异动。2021年5月,索菲亚投资入股图特股份,持股4.37%。此后双方交易额从2020年的390万元飙升至2023年的1.02亿元,增长超25倍。同样,德韬大家居(与金牌厨柜同一实控人)2022年入股后,公司与金牌家居的交易额从2021年的6.55万元猛增至2023年的1795万元。
北交所的问询函直指核心:要求公司说明“入股前后交易价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及潜在利益安排”。
4、产能消化与募投项目悖论
图特股份此次IPO计划将2.14亿元(占比54%)投向“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三期)”,这一决策与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数据形成微妙反差。
2023年数据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介于80.17%至96.82%之间。尽管公司声称“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仍被监管层质疑。
更令人困惑的是,公司计划投入1.34亿元用于“营销升级建设和研发中心升级技术改造”。而2024年,其销售人员变动较大,且销售费用增速(36.94%)已远超营收增速(10.07%),这种结构性失衡使营销投入的合理性蒙上阴影。
北交所的问询直指痛点:要求公司量化分析“如募投项目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对业绩的影响,并说明“新增产能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能力”。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募投项目的成败。
5、劳务派遣激增背后的模式隐忧
在用工合规性方面,图特股份暴露了更为棘手的隐患。报告期内,公司劳务派遣人数从18人激增至219人,增幅高达1117%。尤为触目的是,报告期初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超过10% 的法定红线,存在明显的合规风险。
这一现象与公司业绩增长形成微妙关联。北交所在问询函中尖锐指出:要求公司说明“业绩增长是否主要依靠劳动力密集投入驱动”。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30.8%,而劳务派遣人数增长1117%,两者增幅的显著差异,折射出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隐忧。
与此同时,存货跌价风险正在累积。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达1.31亿元,占总资产13.95%,但跌价计提比例仅4.03%,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若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或销售受阻,存货减值可能成为冲击利润的“暗礁”。
瞭望塔财经认为,劳务派遣人数激增1117%与营收增长30.8%的巨大落差,折射出图特股份业绩增长背后的模式困境。而预付账款激增161.3%、销售费用增速三倍于营收增速等异常信号,则暗示着企业经营效率的深层次隐忧。
在瞭望塔财经看来,在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低于行业均值的背景下,1.31亿元的存货如同悬顶之剑。面对北交所提出的24个犀利问题,图特股份需要证明的不仅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更是其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性。
杜德配资-线上配资网-股票短线平台-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