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78期)
1938年的某一天,朱老总正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讲授一堂课。课将结束时,为了节省时间,朱德选择直接照着讲稿念了起来。这时,坐在下方的一位女生突然站了起来,愤怒地说道:“照稿子念,谁不会呀?”
朱老总是红军的老领导,享有崇高的威望。像他这样的人,谁敢在课堂上这样直言不讳地反驳?按理说,这个女生必定与朱德有着深厚的私交,或者是他的亲人。然而,朱德的独生女朱敏在1938年才12岁,当时她还与外婆生活在乡下,并未和父亲在一起。那么,这个敢当面批评朱老总的女生究竟是谁呢?或许有读者已经猜到了,她正是朱德的妻子——康克清。
展开剩余83%许多人对康克清的印象是温和、善良的女性,似乎她的性格应该十分温婉。但事实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康克清不仅仅是一个温顺的妻子,她的个性非常坚韧,甚至可以说,她拥有着一种刚烈与泼辣的特质,这使得她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总能表现出无畏和果敢。
(一)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踩一辈子强!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1911年9月7日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一个贫困渔家的家庭。命运对她并不仁慈,刚出生40天,她便被父母送到一个姓罗的家庭做童养媳。事实上,这几乎相当于她的父母将她“卖”给了别人,用她来换取一份生活的保障。尽管如此,命运却依然未曾放过她——罗家唯一的独生子很早便夭折,康桂秀的童养媳身份因此变得没有意义。可是,她已然被“嫁”出去,罗家也并没有接她回去,她只能继续留在罗家,像一个普通的女孩一样过日子。
罗家人并不算坏,尽管他们贫困,但也把康桂秀当作亲生女儿抚养。然而,由于家境困窘,康桂秀并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且从小便开始承担繁重的劳作。六岁时,她就开始放牛,十多岁便开始做饭、推磨,过着艰苦的生活。这些经历虽然让她的生活艰辛,但也培养了她极其坚韧的品性和钢铁般的意志。
1925年,康桂秀家乡爆发了农民运动,年仅14岁的她不顾养父母的反对,毅然加入了妇女组织,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她的进步令养父母十分担忧,认为这条道路危险重重,便试图通过为她定下婚约来将她束缚住。然而,康桂秀坚决反抗,拒绝了这桩婚事,甚至一气之下将媒婆赶出了家门,直言:“我的事情,不用妈操心!革命这条路我走定了,谁也拦不住我!”
尽管如此,父母还是决定为她安排婚姻,但她毫不妥协。最终,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7岁那年,康桂秀遇到了红军的领导人朱德。1928年秋,陈毅在康桂秀的家乡罗塘湾招募士兵,尽管不少年轻小伙子都加入了红军,但康桂秀依然怀揣着革命理想,坚定地跟随几位女伴踏上了参军的道路。当她向陈毅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时,陈毅感到惊讶,并问道:“小姑娘,当红军可是要打仗的,你们不怕吗?”康桂秀豪迈地答道:“人总是要死的,为革命而死,总比被人当棵烂白菜踩一辈子要强!”她这番话深深打动了陈毅,也赢得了红军的接纳。
(二)朱军长,您真幽默!
康桂秀在加入红军后的第一次战斗中,遇到了朱德。1929年1月,朱德与毛泽东带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前往赣南。当红军驻扎在江西寻邬的吉潭镇时,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英勇战斗,不幸被敌人俘虏并残忍杀害。她的牺牲给朱德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深深震撼了康桂秀。
尽管伍若兰的死让康桂秀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但也使她意识到革命的道路充满了危险。在一次驻扎期间,康桂秀第一次见到了朱德,这位让无数人敬仰的红军将领。她原本以为朱德会是一个身高八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初见之下,她惊讶地发现朱德竟然看起来像个朴实无华的农民。
那天,朱德正在散步,曾志(后来的陶铸夫人)邀请他走进女兵们的住处。当朱德走进去时,原本喧闹的女兵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站立起来。看到这一幕,朱德笑着说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刚才不是挺热闹的吗?哈哈。”曾志解释说:“你是首长,她们怕你呀!”朱德摆摆手说:“敌人怕我可以,你们怕我干什么,我也不过就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啊。”大家听后纷纷放松了下来,康桂秀也忍不住笑出声,说:“朱军长,你真幽默。”
朱德被康桂秀的直率和幽默感所打动,而康桂秀则被朱德的平易近人和朴素打动。她虽然皮肤有些粗糙,但身上散发出的青春活力让朱德感到格外亲切。两人开始互相交流,朱德得知她才18岁时,不禁竖起大拇指说:“这么小就干革命了,打仗是会有牺牲的,你怕不怕?”康桂秀直接回答道:“怕死就不来当红军了!”
这一番对话,既让朱德十分欣赏,也让曾志看出了两人之间的火花。后来,曾志和其他几位女同志开始策划给朱德再找一个伴侣,而朱德也在失去伍若兰后,对康桂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康桂秀在经过几番思考后,答应了与朱德的交往。
(三)我自己有工作,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太多!
1929年4月,康桂秀与朱德在福建长汀县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尽管这是一次革命时期简朴的婚礼,但两人的感情已经深深扎根在彼此心中。婚后,康桂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首长夫人身份而高高在上,她依然如故地投入工作与学习。新婚之夜,她对朱德说道:“我自己有工作,还要抓紧时间学习,希望你在生活上不要指望我太多。”
朱德非常支持康桂秀的决定,他笑着说:“干革命就不能当官太太,官太太就不能革命。我有警卫员照顾,许多事情我自己能做,生活上的事不需要你多操心,你只管去努力工作和学习。”
婚后的康克清与朱德的生活平凡而朴实,尽管身为红军的领导人,但她从不显摆自己的地位。她并不想依赖于丈夫的身份,相反,她更希望能在革命的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康克清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革命者的不凡。她的豪爽、刚毅与爱国之情,成就了她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
发布于:天津市杜德配资-线上配资网-股票短线平台-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